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提高輔導員的教育管理水平,以務實的舉措推動學生工作落地見效,人文管理系聯合樂教名班主任工作室圍繞輔導員的九大職責和十大育人體系特開展為期15期的輔導員成長訓練營。4月11日下午,人文管理系全體輔導員、無課班主任在教學樓216室參加了第5期輔導員成長訓練營。

本期成長訓練營圍繞如何做好大學生思想動態調查展開。輔導員們以頭腦風暴的方式開啟對學生認知的拼接,描述班級學生的特點和各自關注的學生群體的特點,最終梳理出所帶班級的整體風格與特色。分享過程中,新手輔導員們的困擾在資深輔導員們的分享中得以解決,資深輔導員們也被新手輔導員們開闊的思維和創新的方法所激勵和鼓舞。
輔導員們就日常教育管理中學生們“想什么”“做什么”“吃什么”“用什么”“喜歡什么”“討厭什么”展開激烈的探討,大家根據自己對學生衣食住行用的看法和理解各抒己見,現場氣氛熱烈而有溫度。

經過一番研討,大家得出了解學生的七個維度的共識是:要了解學生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了解學生學業與職業發展的規劃、了解學生消費與生活方式、了解學生對科技與媒介的使用情況、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來源、了解學生社會參與與公共事務意識、了解學生的代際差異與群體分化。如此,學生才能成為一個完整而全面的人的形象,而不是一個平面的簡單的名字。

在收獲與感悟分享環節,輔導員老師們就班級管理的經驗分享如下:一是要對學生建立規則和規矩意識,明確底線思維;二是價值觀引導不打折扣,必須讓學生有正確的是非觀;三是要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確保師生之間足夠信任;四是要全面考量學生,做到真正了解和理解學生;五是要樹立班級榜樣,引導學生認識到努力的意義和價值;六是針對個別難以管理的學生,要放棄爭輸贏的想法,學會以柔克剛或者剛柔相濟。







本次輔導員成長訓練營的研討,讓輔導員們更加明確了進宿舍、進班級、進課堂、進社團活動的意義與目標;明確了今后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方向與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