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是大自然的新生和復蘇,
是一切生命的繁榮期。
春暖花開的季節,萬物復蘇,
一切都充滿著生機和活力。
此時正是調理身體的大好時機,
不妨多做做戶外運動吧!
生命在于運動,但要科學鍛煉,
別讓春季運動成為“健康殺手”。

春季,身體需要一個階段的調整才能適應較大的運動量,所以體育運動要適度,應主要以恢復人體的機能水平為目的。運動量可以逐漸增加,但不要盲目超量,以免造成身體較大的消耗,引起過度疲勞。
這份春季運動指南,請收好!
1.春季運動前,必須先活動活動腰部與四肢的關節,搓搓手、臉、耳等暴露于外的部位。
2.這樣做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和避免扭傷的發生。
3.鍛煉時養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因鼻子里有很多毛,它能濾清空氣,使氣管和肺部不受塵埃、病菌的侵害。
4.春季體育鍛煉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早春氣候多變,戶外鍛煉時衣著穿戴要適宜,隨時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出汗后受涼。鍛煉后,用干毛巾擦干身上的汗水,并及時穿好御寒衣服。
5.許多人認為清晨的空氣最新鮮,習慣早起跑步,其實這是錯誤的。早晨6點左右為空氣污染高峰期,運動越劇烈,吸入的空氣越多,受污染的程度就越大。早春晨煉不能起得太早,一般來說,以太陽出來時進行鍛煉較為適宜。下午四時左右空氣中含有的氧氣離子最豐富,是一天中的最佳鍛煉時間。
6.多飲水,當前氣溫尚低,人們鍛煉時往往忽視飲水的重要性。事實上,此時氣候較為干燥,運動中又要大量排汗,所以此時鍛煉應注意水分的及時補充。
7.鍛煉要長期堅持,健身貴在持久,而生活中很多人健身都是“三分鐘熱度”因而健身效果不明顯。所以,合理選擇健身項目,讓自己能夠長期堅持非常重要。騎自行車、快走、打籃球、踢足球、健身操等都是不錯的戶外運動項目。
8.鍛煉身體要全面,既要選做四肢伸展的動作,又要顧全背腹和胸腰部的屈伸動作。在鍛煉中或鍛煉后,不要在茸茸草地上隨處躺臥,因為這樣會引起風濕性腰痛或關節炎。
9.鍛煉時間要選對,在初春時晨練不要太早。這是因為早春二月,清晨氣溫低,冷氣襲人,如果太早外出鍛煉易受“風邪”的侵害,輕者患傷風感冒,重者引發關節疼痛、胃痛、面神經麻痹、心絞痛等病。另外,黎明或天剛蒙蒙亮的時候,空氣并不清新,因為植物在夜間放出的二氧化碳濃度比較高,須待日出后植物才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空氣新鮮度才能逐漸增高。所以春季晨練以太陽將出來時起床鍛煉較為適宜。
10.霧天不宜鍛煉霧天更不宜進行體育鍛煉,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疾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鍛煉時由于呼吸量增加,肺內是比會吸進更多有害物質。
選擇適合的體育運動進行鍛煉,
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健康、提升生活質量,
還可以調整心情,釋放壓力,
讓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和調整。
因此,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
不妨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
走出戶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讓身體和心靈得到全面提升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