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以來,信息工程系在學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系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務,以“凝心聚力,夯實基礎,三全育人,爭創品牌”為目標,以“黨建引領定方向,育人優先抓思想,教學提升促質量,校企融合保就業,創新創業謀發展”為思路,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為主線,牢記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使命任務,多措并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有序穩步推進,取得了突出成績。
信息工程系立足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需求,依托“五領五聚”工程建設,以“一領兩融合三落實,一創新三合作”即“12313模式”為工作思路,以“最強黨支部”建設為抓手,創建“e路領航 青力青為”黨建品牌。高標準抓好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構建支部、社團、社區之間的三維共建體系,激發廣大教師的活力、教育發展新動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黨總支先后獲鄂爾多斯市黨建示范陣地和“先進基層黨組織”及全區高?!跋冗M基層黨組織”的榮譽稱號,在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中連續3年獲“優秀”等級。學工支部獲評院級“最強黨支部”。志愿服務品牌“在志愿服務中綻放青春光彩”和黨建品牌 “e路領航”獲院級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案例。
思想引領 凝聚向黨之心
按照“思想為引領,育人為主線,黨建促團建”的工作思路,在學生工作方面探索出以黨建帶團建、以黨建促學建,以黨員示范帶動系部整體工作的新模式,將黨建工作寓于學生活動之中。按照“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的工作目標,開展主題多樣的黨團日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比賽趣味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專業引領 凝聚擔當之才
按照“夯實基礎,提升技能,育人優先,教學相長”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相結合的全員育人模式、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引導教師深化專業和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培養師生價值觀的認同感。
服務引領 凝聚向善之行
按照“黨建引領,志愿同行,奉獻有我,匠心筑夢”的工作思路,開展以服務師生、服務社會為主體內容的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校內以“立足師生需求、發揮專業優勢”為導向服務師生,校外以“解決社會急需、提升服務本領”為目標服務社會。在志愿服務社會實踐中夯實理論基礎,提升專業技能。引導學生從被動接收教育到自主學習、自主提高以完善自身素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榜樣引領 凝聚向上之力
按照“朋輩引領,積極培育,正向激勵,選樹典型”的工作思路,黨總支立足“圍繞育人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育人”目標,深入挖掘大學生先進典型,發揮品學兼優學生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激勵廣大青年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實現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19級會計班郭凱圓身患腦癱,自強不息,獲評2020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并成功升入內蒙古財經大學就讀本科。他的事跡被鄂爾多斯新聞網、人民日報等媒體轉載,其中人民日報轉載的閱讀量達9.4萬。
校企引領 凝聚育人質效
按照“立足本地,輻射周邊,緊盯產業,校企協同”的工作思路,以鄂爾多斯市建設首批自治區產教融合型城市為契機,積極與企業聯盟、與行業聯合、同園區聯結。獲批自治區級網絡安全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工信部重點產業人才培養基地,與中國聯合網絡通訊公司內蒙古分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共建產業學院、產學研示范基地,與鄂爾多斯市融媒文化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共建校外實訓基地、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共享優質資源,拓展學院辦學渠道,深化產教融合,拓寬學生就業渠道,提升服務社會能力。
德技并修,育訓結合,建強師資隊伍。
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結對幫扶、線上線下精準培訓的辦法,開展公開課、教學能力、教案設計,課程思政等教學能力比賽,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以賽促創,賽教融合,不斷提升教師素質,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等獎1次,自治區高職技能大賽一等獎1次,二等獎3次,三等獎18次。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自治區級金獎1次,多次獲得銅獎。在鄂爾多斯市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第一名5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2次。在鄂爾多斯市直播電商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2021年度鄂爾多斯市大學生直播助農達人”稱號;電子商務專業老師在鄂爾多斯市直播電商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2021年度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優化專業,崗課賽證,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采取深入一線,上掛下沉,校校合作,中高企聯合培養的辦法,圍繞鄂爾多斯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專業設置,實現專業共建,資源共享,共同發展,打造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主的高水平專業群,與準旗職中、鄂爾多斯市理工學校、包頭市機械工業學校合作,實施中高職貫通培養,與北京達內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實施專業共建,與鄂爾多斯市軟通動力公司合作實施工學交替,與內蒙古中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弘誠會計事務所合作實施崗位實習,與內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實施冠名培養,深入推進校企一體、工學結合、產教融合等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積極探索探索“崗課賽證”的融通模式,逐步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推進全員全過全方位育人。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模塊化教學改革,保證課證融通,多渠道提升學生競爭能力,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成功申報1+X財務數字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界面設計和電子商務等級證書考核站點。在1+X試點工作中先后獲得“卓越試點院?!?/span>和“優秀院校代表”等榮譽稱號。教師8人獲1+X職業技能等級師資及考評員證書,2人獲華為HCIA證書,1人獲注冊信息安全工程師證書。學生1+X證書通過率達80%以上,畢業生就業率達96%以上。
提質培優,多措并舉,科研教研取得新突破
采取院校企合作,項目化實施,系統化推動的辦法,建成教學資源庫1個,在線精品課程達3門,實現專業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承擔國家職業教育移動應用開發技能競賽子庫的建設工作,承擔自治區級9項,院級4項提質培優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立項自治區“十四五”規劃課題1項、橫向課題1項、自治區級課題6余項,市級課題2余項、院級課題5余項。
深度融合,項目推動,校企合作成果豐碩
采取專業對接,多方聯動,協同育人,合力發展的辦法,與中國聯合網絡通訊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共建 “智家工程師+5G機房”“5G智慧數字應用展廳”,著力打造示范性職工培訓基地和智家工程師人才培養基地,與鄂爾多斯市融媒文化有限公司共建校內校外實訓基地,著力打造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基地,與鄂爾多斯市鄂前期政務服務局簽訂校政框架協議,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與中移鐵通、內蒙古數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沙棘創新應用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校簽訂企合作協議,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和教師企業實踐基地,與內蒙古海瑞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博賽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掛牌“雙師型”教師流動站和企業實踐流動站,與康巴什區政府簽署校地合作協議,開展人才培養、共建基地等六個方面的合作,與鄂爾多斯文化創意產業園合作,探索園區企業合作新路徑,依托直播工作室,深入與鄂爾多斯市云東集團、內蒙古億播電商有限公司的合作,為本地農特產品直播賦能;依托運營工作室,與準旗暖水鄉德勝有梁村“暖水山地蘋果”基地、內蒙古八方凡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罕臺鎮九成功村集體企業等深度合作,承接相關業務,進行品牌推廣、產品銷售,助力鄉村振興與地區跨境電商發展;依托全媒體數字藝術工作室,深化與鄂爾多斯市供銷社的宣傳視頻拍攝與平臺賬號運營合作,為供銷社系統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信息工程系始終堅持黨的建設統領教育教學全過程,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為契機,以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核心目標,以校政企深度融合為抓手,拓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打造緊貼產業發展的專業品牌,爭創凝心聚力,和諧向上的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