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溫逐漸升高
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
如何防范溺水事故發生
今天一起來看防溺水安全常識
認識溺水

春季,河流、湖泊開始解凍,塘、水庫的水位逐漸上升,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實則暗藏漩渦、暗流,很多水域周邊沒有明顯的警示標識和安全防護設施一旦發生意外,很難自救。并且,溺水往往發生得快速又突然。2分鐘就可能發生窒息,4~6分鐘就可能發生溺亡。同時,溺水可能是無聲的,并不伴隨大喊大叫,這增加了及時發現的難度。
近年來,大學生游泳溺死事故多發,溺水是造成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如果只是等著專業人員來救治,也許就喪失了搶救的黃金時間,可貴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以便在緊急關頭自救、互救非常必要。
溺水的高發場景

① 野外水域:河流、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深淺不一,水下情況復雜,容易發生意外。
② 無人看管的水域:缺乏安全員和救生設備的地方,一旦發生危險,難以及時救援。
③ 游泳池:即使是正規泳池,如果疏忽大意,也可能發生溺水,尤其是兒童。
④ 海邊:海浪、暗流、離岸流等都可能造成溺水,甚至經驗豐富的游泳者也可能遇險。
防溺水“七不兩會”

① 不私自下水游泳;
② 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③ 不在無家長或監護人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④ 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⑤ 不到不熟悉水域游泳;
⑥ 不在上下學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
⑦ 不盲目下水施救。
① 發現險情會相互提醒、勸阻并報告;
② 會基本的自護、自救方法。
各位同學
今天我們圍繞溺水的危害
以及溺水事件的高發場景進行分享
“七不兩會”是重點,要記牢
明天將帶來“溺水莫慌,自救有方”
參考:微言教育、中國教育報等
文字來源:陳宇琦
圖片來源:AI 生成
初審:耿智穎
終審:何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