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8點,自治區教育廳以“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新人”為主題發布了《開學第一課》,人文管理系黨總支組織師生利用網絡、電視進行收聽收看,并開展線上分享觀后感的主題黨日活動。


教師高彥認為:《開學第一課》是在文化自信、命運共享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背景下展開,簡潔凝練,案例、事實并舉,數據詳實,其中貫穿中華民族先哲已有的“和”思想令人印象深刻。作為一名大學語文老師,理應踐行理論,身傳言教,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現于日常教學工作中,傳承文明,說普通話,寫規范字,不斷提升各族同胞的學養、素養和能力,使他們各展其才、各盡其能,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微薄力量。

輔導員王磊認為: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僅是公民國家意識和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是憲法法律賦予的責任和義務,更是“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作為一名輔導員,將始終牢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要求,宣傳好引導好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走正確的道路。

20級學前9班學生王露說:“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什么是團結、什么是愛國、什么是遇到困難無畏無懼的精神”,讓我堅定了為祖國做貢獻的信念。”
此次分享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師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夯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