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花開石榴紅】剪紙中國:民族團結一家親(一)
我國境內共有56個民族,大家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
關于各民族的歷史與習俗,你不得不知的小常識!
漢族,是五十六個民族之一,是上古時期皇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黃子孫。漢族的名稱是得名于漢朝,漢朝以“漢”為國號,是因其開過皇帝劉邦曾被封為漢王。漢朝的大一統和經濟文化的繁榮,使得其他民族稱其為“漢人”,用以區分其他民族。
蒙古族,是我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之一,始源于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其傳統節日有白節、成吉思汗紀念節、那達慕大會、敖包節、麥德爾節、馬奶節等。
鄂溫克族,是跨越中國、俄羅斯居住的跨界民族。鄂溫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中國境內的鄂溫克人有3個分支:索倫部、通古斯部和鄂溫克使鹿部。他們始終沿襲“逐水草而居”的生產生活方式。
哈薩克族,是以草原游牧文化為特征的民族,服裝便于騎乘,其民族服裝多用羊皮、狐貍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著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點。
俄羅斯族,散居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地,《2021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俄羅斯族總人口16136人,其中男性7615人,女性8521人。是一個非常注重文明禮儀的民族,也非常重視親情和友誼。
烏孜別克族,她的名稱最早來源于14世紀時蒙古帝國的組成部分、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欽察)汗國的烏孜別克汗,在元史上稱為“月即別”、“月祖伯”等。馕是烏孜別克族的主食,奶茶也是烏孜別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納仁”是烏孜別克族款待嘉賓的佳肴,最富民族風味。
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是民族自稱,一般認為是“團結”、“聯合”、“協助”之意。維吾爾族的傳統飲食以面食為主,喜食羊、牛肉,蔬菜吃的相對較少。最常見的主食有馕、抓飯、烤包子、拉面等。維吾爾族的舞蹈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傳統的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和普塔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