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下午,學院舉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基地共建簽約暨理論研討會。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民委黨組書記、主任高占勝,內蒙古大學黨委書記劉志彧,內蒙古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達胡白乙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布仁其木格,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民委黨組書記、主任特古斯,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萬世斌等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學院黨委書記馬建峰,黨委副書記、院長宋希文及在家領導班子成員和師生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學院黨委副書記陶文輝主持。

馬建峰在致辭中說,近年來,鄂爾多斯職業學院始終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決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為抓手,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全過程,創新實施“五抓五促五提升”工作舉措,深入推進“石榴籽”育人工程,推動人才培養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全面融合,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助力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以有形之舉、有感之策、有效之方,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學院獲批自治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培育)基地、鄂爾多斯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基地后,充分學習借鑒各地、各高校的經驗做法,著力打造高水平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和教育實踐基地。學院與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市博物院簽署合作共建協議,標志著我院在民族工作理論與實踐研究方面取得了又一個重要進展,必將有力推動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基地建設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為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馬建峰、宋希文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基地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明,副主任委員、首席專家奇海林和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馬建峰與內蒙古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達胡白乙拉,宋希文與鄂爾多斯市博物院常務副院長李銳簽署合作共建協議。

李銳表示,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大思政課”,在思想政治理論、歷史文化研究、社會教育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培育人才,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形式,讓思政教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同時以館藏資源與學科、科研優勢相結合,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建好用好基地,打造思想政治引領的高地、北疆文化建設的園地、館校合作發展的陣地。

劉志彧在講話時指出,此次簽約合作共建,將有力推動高校間優勢互補和高質量發展。雙方要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智庫建設、實踐活動等多個方面加強合作交流,共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新型智庫,打造跨地區、跨學科、跨領域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平臺,培養民族工作領域理論與實踐的領軍人物和青年才俊,著力產出具有工作指導性和理論前瞻性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推動研究成果轉化,更好地發揮“思想庫”“信息庫”“智囊團”作用,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高占勝、劉志彧、布仁其木格、喬明、萬世斌和馬建峰共同觸摸啟動球,宣布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基地正式啟動。



與會領導和嘉賓一起參觀了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基地,并圍繞高校如何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工作進行了研討交流。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